本篇文章2923字,读完约7分钟
7月9日,石闻在世界和平论坛举行新闻发布会
【环球时报报道】7月3日,《华盛顿邮报》发表致美国总统和国会议员的公开信,题为《成为中国的敌人适得其反》。公开信由五位美国中国问题专家撰写,95位美国专家、学者和前官员签名。仔细看看这个名单,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研究亚洲和中国的美国顶尖专家都包括在内。可以说,他们对现政府的对华政策表达了最强烈的反对和反思。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高级研究员迈克尔·d·斯温是100名学者之一,也是领导撰写公开信的五个人之一。在清华大学举行的第八届世界和平论坛上,石闻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和其他人早就想发表这样的声明,联署人数仍在增加。
到目前为止,美国政府没有给出任何反馈
环球时报:你是公开信《与中国为敌适得其反》的联名作者之一。是什么让你决定参与这封信?
石闻:我不仅是联署人,也是这封信的作者之一。起草这封公开信的初衷,是为了聚集一大批来自各个领域的重要的、有见识的、有经验的人(不仅仅是中国问题的专家),对当前(美国)与中国的敌对关系趋势做出一种善意的批评。
我们想通过这封信表达的主要观点是,虽然美中之间存在一些严重分歧,对中国在某些领域的做法也有许多担忧,但美国政策界或其他相关圈子并没有这样的普遍共识,支持极端的中国政策和将中国贴上重大安全威胁标签的零和政策。这封信的共同签署者的数量非常令人信服地证明了这一点。从民意调查来看,美国公众似乎也不支持这一观点。
至于这封信的发表时间,没有太多特别的考虑。我和其他人早就想做这样的声明,因为随着美中关系的稳步下滑,我们觉得应该尽快做,但是收集签名花了很长时间。
环球时报:谁最先提出写这封公开信的?怎么会变成今天这么大规模的集体行动?
石闻:这封信是许多人集体合作的结果。最初,我们有一个由大约20名学者、分析师、前官员和前军事人员组成的小组,我们共同发起并起草了这封公开信。
我们分别向每个潜在的签名者发送了邀请。现在,我们有150个签名,我们还在网上获得更多的签名。此外,还有很多人想在信上签名,但他们的组织有相关限制,或者他们不想卷入政治纠纷。因此,未能参与共同签署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支持这封信。
环球时报:你预计这封信会对特朗普政府产生什么影响?到目前为止,美国政府和国会对这封信的反应如何?
石闻:很难预测这会对特朗普政府产生什么影响。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国会、白宫还是其他任何官方机构,美国政府都没有给出具体的反馈。我们现在知道他们怎么想了,我估计他们也不会对此做出太大的公开反应。
但是,鉴于有这么多德高望重的人参与联署,我非常希望这封信能让中国极端政策的支持者重新考虑他们的立场。而且,这封信不仅是针对白宫,也是针对包括中国人在内的海外人士,让他们相信美国政策圈并没有团结在本届政府对华极度敌视政策的背后。
有人可能会批评这封信主张美国应该重拾过去的对华政策,这是错误的,因为现任政府的极端政策和美国过去的对华政策并不是唯一的选择。我们支持与中国继续深入接触,但我们不想简单地回到过去,而是期待找到一个负责任的中间立场,这将基于事实,而不是夸大其词。我想这就是签约国想要的。
美国和中国必须承认竞争而不是对手和敌人
环球时报:你如何看待中美达成贸易协定的前景?
石闻:我认为两国会达成某种协议,但我怀疑这是否能让美国和中国都完全满意。我认为两国可以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一些妥协。现在,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尤其是美国,都有很多人在寻求全面的胜利。他们想赢得一切,但这不会成功。我也希望增加的关税在一段时间后停止。我们需要等待并看到具体的结果。
环球时报:你认为中美两国在停火道路上最大的不确定性或挑战是什么?
石闻:目前,两国之间存在许多困难和不确定性。我认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和中国一定会保持更具竞争力的关系。但真正的挑战在于能否建立一种承认对方会在某些领域以非常犀利的方式竞争,但仍然不是对手或敌人的关系,在很多必要的领域进行合作。
美中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重要、最复杂的大国关系。我们需要理解和准确把握两国如何看待对方,两国之间存在哪些分歧,双方内部存在哪些不同的看法。有时,这种差异也可以用来改善中美在某些领域的关系。
环球时报:在过去的一年里,美国声称正在通过贸易战解决贸易逆差等贸易问题,但许多中国人认为美国在压制中国的崛起。如何看待这些不同的说法?这种不合只是误会,还是有其他原因?
石闻:不仅仅是因为误解。我认为,美国对中国在贸易、科技和网络安全方面的做法感到关切和不满是合理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担忧变得越来越严重。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某些方面发生了变化,但在其他许多方面却没有。这使得美国急于寻求更有效的对策来促进中国在这些领域的改善。
我同意美国在一些问题上的关切,但我不支持的是,中国应该被完全塑造和谴责为所有邪恶的来源,或者是对美国安全至关重要的威胁,必须通过冷战来处理。在我看来,这不是基于事实,对美国和中国都有相反的效果。
出于同样的原因,我认为中国不能再将美国视为危险的对手,甚至是中国的敌人。中国需要在应对(美国)方面保持相对克制,继续与美国外交政策圈的美国官员和人士合作,在承认美中存在不易克服的分歧的同时,尽可能与美国保持良好关系。
我从不相信中国想推翻现有的国际秩序
环球时报:中国的快速发展早就被西方预见到了,但为什么近一两年对中国的警惕性突然达到这么高的水平?
石闻:对中国的担心不是突然的,而是多年积累的。这背后有很多原因。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这与中国在海外一些地区的更强硬行为有关,尤其是在海洋边界问题上,中国在捍卫自己利益的时候,变得更加坚定。此外,中国近年来加大了对本国产业的保护力度,实施了一些差异化政策,很多美国人现在非常关心新疆发生的事情。这些也是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舞台上一个更强大的参与者。中国不仅有广泛的经济影响力,而且在许多领域都有军事和政治影响力。那么,中国将在国际秩序中扮演什么角色?这让美国和许多其他国家的人感到焦虑和不确定。我从来不相信中国想推翻现有的国际秩序,但我确实认为中国想改革现有国际秩序的某些部分。所以,中国需要让外界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比如在南海事务上,中国并没有明确表态。
环球时报:从长远来看,你认为中国和美国在未来10年将如何相处?
石闻:我前面说过,未来10年,美中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但请注意,特朗普政府现在试图发展的不是这样的竞争关系,而是敌对关系。
我希望在未来,美国和中国通过更多的相互理解和更好的政策把握,减少两国之间的敌意和猜疑,并减少各自国家的不安全和不确定性。这意味着有很多工作要做,这需要我们对彼此进行现实的评估,也需要将政策与现实联系起来,无论是机遇还是关切。
环球时报:短期内,2020年美国大选会对中美关系产生哪些影响?
石闻:这取决于谁将赢得大选,但趋势仍不明朗。竞选期间,我觉得中国会受到美国两党的批评,会很宽泛,很简单,很扭曲。我几乎可以保证这种情况会发生。因此,中国不应该把这些批评看得太重,而应该等到新政府成立后,再观察他们的对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