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75字,读完约7分钟
张修隆。吴岳文 摄
海南出生的最后一个南桥机修工张秀隆:被埋葬了60多年的英雄回忆起回国抗日的岁月
海南新客户,南海网,南方都市报,9月2日(记者吴)世道艰难,时势造英雄。在最美好的青春里,21岁的张秀隆告别了国外优越的生活,和战友们一起奔赴战场,拯救民族危亡。当时邛崃有800多名华侨机械师,其中400多人死在滇缅公路上。他们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我们有危险,但没什么可怕的。我们是来与敌人战斗的。2020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9月2日,102岁的张秀隆提到了他参加抗日战争的经历。
随着时间的流逝,张秀隆现在是海南唯一活着的机械师。现在,他已经和平安宁地生活了四代人。
四代同堂的102岁老人精神抖擞
9月2日,记者来到文昌市保罗镇李龙村的一个普通农舍。主屋是文昌川特色的砖房,宽敞明亮,旁边是一排横房。张秀隆正在厨房吃午饭。老年人的菜比较简单,主要是炒豆。记者的突然来访让这个满脸皱纹的老人有点害羞。他咂了咂嘴,笑了。
张秀隆102岁,他的妻子89岁。现在一家12口人住在一起。张秀隆有两个曾孙,一个2岁,另一个只有3个月大。平时喜欢逗曾孙们开心。
【/h/】爸爸年纪大了,每顿都能吃一碗饭,喜欢吃素菜,有时候吃鱼。张秀隆的儿媳陈琴是一位55岁的勤劳的农村妇女。除了下地干活,她还会每天给公公婆婆做热气腾腾的饭菜,劝公公婆婆不要吃凉的。
晚饭后,张秀隆拄着拐杖走进院子,热情地邀请记者们喝咖啡。每天早上和下午喝一杯黑咖啡仍然是张秀隆在南洋最喜欢的习惯。天气很热,他很大方,一丝不挂。
通常,爸爸喜欢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在家里走来走去。陈琴说,几年前,当张秀隆身体不好时,他忙于做家务和给菜地除草。现在弯腰起来不容易。基本都是嫂子帮他洗澡。
我爸一辈子都很争气。别看他年纪大了,但是脑子清楚,耳朵有点聋。张秀隆的第二个儿子张德森告诉记者,张秀隆不抽烟,也不喝酒。
张秀隆的脸上和手上布满了老年斑,有些已经脱落,眉毛也变白了。从战争到和平花了一百多年,但现在张秀隆仍然兴高采烈。从文昌到新加坡,从新加坡到云南,从云南到新加坡,从新加坡到文昌,张秀隆终于回到了他出生居住的地方。
曾经浴血奋战,用子弹护送物资
讲述了血战的故事。老人激动不已,不时哽咽。
再会,南阳!你海中碧绿,云中悠悠。你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我们民族的血汗洒满了这数百座荒凉的岛屿& hellip& hellip1939年,3200名年轻的南洋华侨儿童放弃优越的生活,回到祖国加入特种部队,担任汽车司机和修理工。他们通过抗战的生命线滇缅公路,冲走了50多万吨物资,为了抗日救国而牺牲。
【/h/】当时年仅21岁的张秀隆和文昌老乡不告而别,报名参加了第九批南洋华侨机修还乡团。到达昆明后,张秀隆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了汽车驾驶和维修训练,加入了滇缅公路运输船队,向抗日前线运送了一批批物资。
在张秀隆的记忆中,我可以想象盘山公路来回行驶无数次是多么惊险,但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随时可能出现在头顶上的日本轰炸机。我负责车队运输汽油,比其他军用物资危险。只要有弹片火花,汽油随时会爆炸。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张秀隆回到了新加坡。尽管他见过他的叔叔和朋友,但他从未提及过去六年他去了哪里。
南侨机工张修隆珍藏的勋章。吴岳文 摄
当他回到家乡时,没有人知道他是个英雄
【/h/】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张秀隆回到梦寐以求的家乡文昌,见到了阔别多年的母亲。他跪不起,哭着埋怨自己不孝,母子相拥而泣。
张秀隆回到家乡后,成了一名普通的农民,过着简朴的农业生活。1950年,32岁的张秀隆嫁给了文昌保罗镇金尖村的21岁女子李惠英。她有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但一个女儿英年早逝,这成了张秀隆心中永远的痛。
张秀隆是当地著名的木匠,他的木工技术很高。他为人低调,乐于助人,与村民相处融洽。张秀隆对于自己加入南洋华侨技工归国服务团的经历仍然守口如瓶,连他的妻子和孩子都不知道。
20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张秀隆的海外华人技工身份被披露。这时,张秀隆已经92岁了。看着纯功勋的牌匾,那个记忆好像是前世。
当张秀隆收到10多万元的生活补贴时,他高兴地让孩子们买水泥、砖和其他材料,翻修老房子,度过晚年。
2015年6月,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一封来自北京的邀请函被送到了张秀隆的家中。老人看完之后,眼里含着泪,沉默了很久。不幸的是,由于身体原因,他最终没能成功。那年9月3日,张秀隆在家人的簇拥下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了阅兵的直播。当阅兵的画面切给坐在车上的老兵时,他激动不已,感慨万千。
一家人合影。吴岳文 摄
生活充满乐趣、快乐和满足
在今年农历七月初八,张秀隆庆祝了他的102岁生日。他精力充沛,微笑着吃生日蛋糕。那天,张秀隆的家人和亲戚从世界各地回来庆祝老人的生日。张秀隆是村里的名人,受到许多村民的关心和祝福。爷爷是& lsquo我们都尊重革命者。他不仅身体健康,脾气也很好。谁生活艰苦,谁总是愿意帮忙。村民冯阿波竖起大拇指。奶奶口中的“干革命”指的是张秀隆以华侨机械师的身份重返抗日战场。
李惠英从卧室的抽屉里翻出几个盒子。南桥机修还乡团的彩带,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纪念勋章,以及证明张秀隆为国奉献的实物,都是老人珍藏的。抗日战争时期,我和战友一起战斗,一起牺牲,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记忆。回顾那段难忘的青春,张秀隆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笑容。
经过半个小时的交流,张秀隆坐在塑料椅子上,微微眯着眼睛,不时打个盹,享受着一段安静的时光。
李惠英告诉记者,现在她和妻子张秀隆生活舒适,睡得很好。他们晚上八点入睡,早上七点起床,午睡到中午三四点。张秀隆很少看电视,但通常喜欢打开收音机听琼剧。
爷爷曾经给我讲过抗日战争。张秀隆的孙女张春莲说,她父亲早期不敢相信这些传奇故事,直到看到媒体报道和一些史料,才真正了解爷爷的过去。现在,他年迈的祖父曾经是一名爱国青年。他是我们的英雄和榜样。
2020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穿越历史的乌云,浴血奋战、救国救民的不屈岁月,依然震撼人心。当时,一大批热血青年和爱国人士积极开展抗日救国活动。张秀隆说,团结努力、忘我一生、赴国难的精神早已融入中国人民的血液。当年炮火纷飞的日子,今天人们的生活幸福祥和。我们必须铭记历史,珍惜烈士,珍惜和平。张秀隆激动地说。
党和政府关心我,照顾我。他们每月给我3000元的生活补贴。现在过得更好了,很开心,很满足。张秀隆脸上的皱纹绽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