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48字,读完约5分钟

流行病的蔓延和种族冲突的加剧正把美国社会拖入混乱。作为少数民族,华裔在遭受疫情的同时,也越来越受到美国社会的敌视和偏见。

民族伤痕撕裂。谁来保护中国人的权益?当沉默无法避免矛盾,偏见趋于日常化的时候,华裔美国人就该打破沉默,站出来对种族歧视说不。

当地时间5月29日,华盛顿市中心唐人街的街景。中新社记者陈照片

态度要表达,权益要争取,沟通要更紧密。自从美国疫情爆发以来,华裔美国人从来没有缺席过,他们一边看着,互相帮助对抗病毒,一边对抗种族主义。以下华侨领导大咖的声音,相信你一定有共鸣。

种族根植于美国人的基因

种族主义一直是美国社会的顽疾,少数民族长期面临着各种显性和隐性的歧视和不平等。新冠肺炎的肺炎疫情只是将隐藏在黑暗角落的种族歧视带到了桌面上。

美国知名华侨领袖李邦琴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美籍华人在美国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每一步都伴随着种族歧视的阴影。从19世纪中期开始,大量中国人赴美淘金、修建铁路,到今天,中国移民始终在与各种显性和隐性歧视作斗争。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移民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拓展了他们生存的空,并为自己的权益而奋斗。

美国著名华侨领袖、南加州华人协会名誉主席张素久说:美国社会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种族问题由来已久。受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影响。隐藏在黑暗角落的种族歧视和仇外心理的死灰复燃,对亚裔美国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原洛杉矶县警察局预备役司令、罗省中国商会会长庄培源表示,虽然美国法律禁止种族歧视,但种族歧视仍在上演。SARS-CoV-2常被称为所谓的中国病毒,是典型的歧视,我们对此非常失望。

政治炒作诋毁中国

种族歧视案件日益频繁的背后有多种原因,其中美国政治家的政治炒作是一个重要原因。

李放·邦钦说,一些政客不顾事实丑化中国,炮制病毒阴谋论起源的理论,误导美国人民,华裔首先成为种族主义者发泄愤怒的目标。此外,她认为,目前美国种族冲突的加剧也是人们在疫情和经济衰退双重影响下内心焦虑和迷失方向的投射。

张素久认为,美国一些政客利用中国来推卸自己不作为的责任,频频使用诸如中国病毒武汉肺炎等歧视性词汇。这些误导性的话让一些人把不满发泄到亚洲人身上,凸显出美国社会本来就脆弱的种族问题。这些别有用心的政客应该为目前美国的排外情绪负责。

美中公共事务协会会长滕邵军说:中国的崛起使一些美国政治家失去了理智。他们不但没有反思自己的竞争力,反而激怒了中国,煽动了民众的不满,使华裔成为最易受攻击的目标。

让美国社会知道华人的贡献

从19世纪中叶大批华人赴美淘金、修铁路开始,一代代华裔移民用自身的勤奋、拼搏来拓展生存空间,争取自身权益,也为美国社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当前割裂的社会氛围之下,让美国社会了解华裔、正视华裔对美国社会的贡献,增进不同族裔之间的友好交往显得尤为重要。

李放·邦奇说:我在美国生活了60多年。我看到越来越多优秀的华裔移民进入美国社会的各个行业,华裔的地位也逐渐提高。很多人都成了自己的领域& lsquo握着方向盘的人。美籍华人为美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疫情下的唐人街。

以这次抗疫为例。李放·邦奇说,在美国,每五个医生中就有一个是亚裔美国人。在新冠肺炎从事肺炎疫苗研发的研究团队中,有三分之一是亚裔美国人。商店、物流配送、技术部门也有很多华裔。我们总是准备在必要时挺身而出,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战斗& lsquo流行病。

【/h/】张素久介绍,美国疫情爆发后,华人族群在做好各自防疫措施的同时,主动给派出所、敬老院等机构发放口罩等防疫物资,共度艰难时光。我们收到了许多感谢信,许多美国人通过社交媒体向我们表达了他们的谢意。

中国人给一线医务工作者送食物。来源:中国华侨网。

南加州华人协会的创始主席卢强说,华人社区在疫情期间的表现令人瞩目。做好美国华人的自我保护,感染率很低,不为社会添乱;其次,美籍华人帮助当地政府和医院抗疫防疫,向美国社会捐赠口罩、手套、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同时,中国食品协会还号召全美的中餐馆免费向一线医务人员和警察送餐,得到主流社会的一致好评。

对歧视说不

【/h/】无论是现在还是疫情爆发后,我们呼吁美国社会用理性来弥合种族分裂,而不是用激烈的手段互相争斗报复。李放·邦钦说,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凸显了美国的种族问题,弥合分歧需要解决,而不是对抗。

张素久呼吁亚裔美国人团结起来,自信地反对歧视,永远不要沉默。如果遇到歧视,一定要立即报警,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

俄勒冈中国委员会主席金兰说,我们不能等待偏见被消除,但我们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家可以向朋友邻居说明真实情况;同时积极帮助当地民众抗击疫情,用实际行动证明国人的作用和贡献。

滕邵军说,华人不仅要守法,而且要善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此外,他们应该多交朋友,团结其他少数民族抵制歧视。从长远来看,中国人应该深入融入主流社会,积极参与政治,为少数民族的权益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