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53字,读完约2分钟

中国华侨网6月1日电据美国《世界新闻报》报道,自纽约爆发新冠肺炎肺炎以来,出生于中国的急诊医生苏珊娜·何(susana ho)一直在第一线与患者抗争。同时,她也是纽约曼哈顿下城警察分局的辅警;如今,纽约乃至整个美国都面临着严峻的社会形势。有人为了抗击疫情而抗议,有人为了族群而抗议。生活在两个行业的何时永说,不要急于批评,要看到不同职业的难处。

何时永2012年大学毕业,经父亲推荐加入辅警队。他自愿每月为社区服务12小时。他目前在纽约州最大的医疗系统诺思韦尔卫生的急诊科工作;她说,她毕业于罗切斯特大学,一直希望有一份能给社会反馈的工作。所以毕业一年后,她先是在社区诊所实习,同时尝试了不同领域的志愿服务。

何说,2013年,他在父亲的推荐下加入了一个辅警分队。在此之前,他父亲在一个分局当了30年的辅警;他一直以帮助别人为荣,他也是我的骄傲,我的榜样。

【/h/】在辅警岗位上,贺从不同的职业角度看社会情况,也有机会观察陌生人的心理活动。即使在医学院很忙,她还是坚持参加辅警工作;疫情爆发前急诊室的工作量是每周70小时,她还是阴晴不定,这让我明白了不同职业带来的不同影响,以及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面对美国疫情或社会事件带来的民族冲突,说,每个人的看法都是基于个人经历。当人们看到不公正发生的时候,自然会从自己做起,使得理性占据少数。另外,信息来自四面八方,真相往往被忽略。

【/h/】很容易怪,但是很难看出不同职业有什么不容易的。时永说,不管是什么民族,都需要有一颗坚强的心,保持应有的态度和自信,但同时,我们不应该忘记提醒自己理性地看待问题,有时我们可以通过换位思考来挽救紧张的局面。

来自纽约曼哈顿南区辅警队的谢显扬说,何的父亲、叔叔、叔公也是辅警队的成员。受到父母的启发,新一代中国人愿意加入辅警队并从中受益。

纽约警察总局表示,从本周末开始,该市的4000名辅警将返回岗位。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加强社会距离,帮助分发口罩和防疫宣传手册,这将有助于更多穿制服的警察退出维持社会距离的职责。(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