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36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华侨网6月1日电据新洲网报道,马来西亚曾经是一个繁荣的城市,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造船业和伐木业蓬勃发展,带来了就业机会,各行各业蓬勃发展,经济腾飞。

【/h/】虽然不如早期繁华,走在老街上,还是能看到很多传统的老工业在运营,有些还是传承了三四代的。这些有着古老味道的老店,有着人情味的老街坊,守护着传统艺术和技艺的老人,是最具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

充满生机的后巷风景——理发店

【/h/】在jalan频道的后巷,有19家大小不一的理发店,走道上挂着早安毛巾,理发店的玻璃门上贴着八九十代的时髦发型,充满了怀旧之情。

【/h/】其中,开放的理发店爱群美发室尤为引人注目。位于海春街的拐角处,有三把老式的铁剪发椅正对着大门。想理发的人甚至不用推门,只要有一把空椅,只要走进去坐下就行了。

三位理发师,73岁的刘卫星、65岁的邱发达和53岁的张远财笑着说他们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

这家理发店的特别之处在于,三个都是小老板。他们从业主那里租了一把理发椅,在自己的座位上理发,水电费用一起承担。

【/h/】挂在店铺墙上的登记证显示,爱群美发室从1975年开始营业。经过45年的理发历史,老理发店的生存之道是收费便宜又快,手磨砺了几十年的老手艺。

我们的价格已经很多年没有上涨了!张远财指着墙上2015年的理发价格表。在这里,除了剃须和挖耳朵服务,理发只收10元。

广宁人和福州人,虽然籍贯不同,住在一个屋檐下,但不仅不会抢客户,还会互相帮助。

我们在彼此的帮助下理发。老师傅笑了。

全民干粮——福州轻饼香

【/h/】后巷的另一边,飘着刚出炉的清淡糕点的香味。那里有几家蛋糕店,其中盛记蛋糕店是一个50多年的老字号。

【/h/】就像很多面包师改用电烤箱烤轻饼一样,盛记还是用传统的炭窑,所以烤出来的轻饼香味浓郁,色泽金黄,酥脆可口。

【/h/】轻饼虽然是地道的福州小吃,但也深受当地马来人和原住民的喜爱。很多游客名气很大,把它当成手写的信带回家;回家的旅行者肯定会在离开女巫之前来,带走几袋轻蛋糕。所以老店门口总是排着长队。

就像一家高档餐厅玻璃窗里的开放式厨房,你可以看到老板陈良华是如何把清淡的蛋糕从一个小面团变成一个动作巧妙利落的热甜蛋糕的:小面团是平的,中间压着一个小洞,缸内壁撒着白芝麻。炭火烧熟后,刮掉瓮壁上的轻饼。

如果全窑覆盖,一次可以烤200多块。陈良华一边刮蛋糕一边说。他的妻子和孩子在商店里帮忙。他们是第三代,各取所需。

盛记是陈良华的父亲在1963年创建的。早年在闽东的森吉面包店当学徒,获得好的技能后回到十屋面包店。

【/h/】除了轻饼,还有东寻饼和各种福州人的礼饼。过去,人们在婚礼或节日时会得到礼品蛋糕,但现在这种蛋糕很常见,人们在工作日购买。

【/h/】在福州人的传统婚礼上,蛋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礼物,礼物是按重量赠送的。父母的蛋糕重5斤,是给亲戚的& lsquo5号饼4斤;普通朋友送我的3号蛋糕,分一公斤、二公斤、半公斤、四公斤。可以说血缘越近,友情越好,蛋糕越重。

走进西式服装店,看看曾经流行的时装

西式服装裁缝店曾经是诗歌和巫术的辉煌,尤其是在20世纪40年代和80年代。

当时各行各业都在发展,人们开始关注服装。看到沙捞越的西式服装行业一片荒凉,一群来自新加坡的上海西服大师来到十屋开西式服装店,或者把精湛的工艺传授给当地裁缝。

【/h/】一时之间,十屋的裁缝技术水平迅速提升。巅峰时期,仅十屋就有70家西式服装店。在这些西式服装店中,以广东人为主,位于大铁街的广兴西式服装店就是其中之一。

【/h/】父亲赵耕尧的裁缝手艺有一半是从上海师傅那里学来的。56岁的赵是光兴西服的第二代传人。他的父亲赵耕尧第一次在姐夫的裁缝店当学徒,30岁就开了广兴西服。

【/h/】当年,西式服装店提供一站式服务,从平角裤到衬衫、裤子、大衣。

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从山姆赚钱,并把他们的孩子送到英国和澳大利亚学习。出国留学之前,大家都会去西式服装店量身定做一套西装,西装的里料应该是羊毛的,既耐寒又保暖。

现在,商场很容易买到西装。年轻人出国深造,不再量身定做西装。诗、武、洋装行业不如当年繁荣,但街巷里依然随处可见洋装的旧招牌。(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