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75字,读完约5分钟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和探索中形成的科学体系。中国国家治理的一切工作和活动都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的,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实施能力的集中体现。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制度安排,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光荣的使命。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明确指出,到100年前我们党成立时,已经在体制的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更加成熟和定型;到2035年,制度各方面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将全面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得到巩固,优越性将得到充分体现。纵观《决定》所描绘的宏伟蓝图和阶段性目标,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不仅要善于抓住重要的历史机遇,而且要勇于承担重要的时代使命,积极参与这一历史进程。

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应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增强战略规划能力,精诚合作。《决定》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了时间表。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世界仍将面临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从船到船、从陡峭到半山路的徘徊更加紧迫。智库迫切需要提供前瞻性、针对性和储备性的政策研究,提出专业性、建设性和实用性的政策建议,努力提高综合研究和战略规划能力。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需要在新的历史位置和空坐标下,认真梳理其职能、方向、目标和任务,与重大战略决策保持一致,明确智库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现实作用,建立和完善智库的战略规划、研究储备和人才队伍

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应该在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方面发挥重要支撑作用。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决策咨询。实践证明,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党必须管党,从严治党。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决定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水平。党的建设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决定性和根本性的作用。这客观上要求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将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有机联系起来,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基础,与党政职能部门流程的改进相衔接。智库要增强主动服务意识,从制度建设和制度设计层面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贡献智力成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的领导和政治基础,为建立更加成熟和定型的制度提供科学决策咨询,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

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要求真务实,推动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向国家治理效率转化。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多、地域广、地区差异大的国家,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智库既是智库又是实践者。一方面,实践出真知。智库在咨询政治的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出发,服务实践,积极参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过程,准确发现社会主义制度在不同地区的优势。转化为治理效率的最佳路径,并提出务实的一揽子方案;另一方面,理论指导实践,智库建设需要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方向,及时总结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率的共性和规律性理论,积极建言献策,更好地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智力成果。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大量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智库已经积极参与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在推进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效率转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未来充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解决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困难,有效应对国际复杂局势,以专业项目促进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的新智库必将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智库要增强理论创新和舆论引导能力,夯实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和学科基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制度理论的研究和宣传,引导全党和全社会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势,增强制度自信。对于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而言,增强制度自信将极大地凝聚共识和人心,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首先,智库要增强制度自信,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基础。立足中国土地,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制度建设的经验,构建中国制度建设理论的学术体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为增强制度自信奠定坚实的理论和理论基础。其次,智库应加强制度自信的舆论引导能力建设,为不同群体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故事,解读国家制度和政治的内涵,讲述基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法制的脉络和成因等。,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群众基础和意识形态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智库应加强团队建设,打造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的决策咨询团队,宣传和解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

(作者:董祥辉、贾洋,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