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70字,读完约4分钟
圣毛堂窗户装饰精美
【/h/】永春清远千边山脚下有一棵百年荔枝树,保护着百年古宅。生茂堂建于清末光绪年间,由布政司黄品厚建造。黄品厚早年生活在马来西亚的巴生和吉隆坡,在吉隆坡创办了河毛土特产银行。事业蒸蒸日上后,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而是回忆起了买房,丁健升任茅塘。生茂大厅被光滑的鹅卵石筑成的高墙所包围。墙内是一座占地一英亩五分钟的五湾双入口山地休息式豪宅,合同面积800多平方米,共有22个房间。生茂堂是一座完整的两落两护的古民居,是典型的闽南砖砌石梁堂。大厅里有精美的石雕、木雕,还有丁创始人黄品侯的油画。香橼里有一只镀金凤凰(部分雕、木雕被盗)。
黄品侯的大儿子黄崇基
黄品厚的大儿子黄崇吉16岁随父亲去了马来西亚。黄仲基从小勤奋好学,当初在父亲的店里读书;18岁那年,他父母因为年老放弃了事业,他就投身商场,努力工作;28岁,已经出了名,在吉隆坡梁文港开了金立板厂,做钣金五金,后来有了很大的成就。35年间,在马来西亚、泰国和中国各地建立了15个工农商人组织,成为著名的企业家、工农商业巨头、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教育的推动者和社会活动家。他的座右铭是:每个人都要用头思考,用脚走路,用手做事。空不认为,不做就是了,没用的。只有做足了手脚,把理想付诸实践,才有机会成功。黄崇基散发着人性的光辉,很有情调。在陈嘉庚精神的鼓舞下,他参加了抗日活动,警惕抗日,准备牺牲。马来西亚沦陷期间,日寇用威胁、利诱等手段对他进行了28次残酷的审讯,日寇对他进行了3年8个月的严密监视,无法压制他热爱民族的天性和牺牲一切的决心。1942年5月,黄仲基主管并支持抗日陆军参谋长陈天庆、徐天吉,并与亲属黄士奇、黄崇翰在吉隆坡温良岗饼干厂秘密组织抗日机关,训练抗日士兵,打击敌人。1944年10月,国民党谢建武、黄和贤、崇基秘密召集忠诚的同志组织抗日工作,帮助联军工作。1944年12月7日早上6点,美国404军上尉·杜塞的飞机密集地降落在离杭州关丹路89英里的黄仲基农场24连的房子旁边。这是联军第一次秘密回到马来西亚的跳伞队。在黄崇吉的帮助和款待下,他们先住在24号连队的房子里,然后在农场附近的森林里建了一个营地,加强马来亚情报网收集日寇的消息,补给联军的伞兵队,方便向驻印度的东南亚总司令部报告。1945年3月,他营救了三名美国空陆军成员,包括队长亨菲中校、队长沙斯曼和队长达菲,并设法护送他们到彭亨,甚至到关丹路上的黄忠基农场,与联军伞兵队住在一起。抗战期间,黄崇吉拒绝担任日寇指派的职务,支持抗日联军等,达一千三百多万元。花掉他很大一部分商业收入,就足以显示他为国牺牲的精神。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黄崇基在厦门投资,为中国的建设做出了贡献。1946年,他派堂弟黄钟生(文公)去香港、广东、海南岛、台湾、厦门考察,最后决定在厦门设厂。1946年,他购买了厦门光化学电池厂的场地和全部资产。1947年春,黄仲基将橡胶厂、榨油厂、饼干厂、酒厂、机修厂的设备分批运抵厦门,一个新的工业基地已初具规模。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公私联盟,黄崇基积极响应,派黄钟生担任经理。崇吉厂所属的橡胶厂、机器厂、饼干厂、电池厂和部分机器参与了厦门罐头厂、纸板厂、化工厂成功的公私合营,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做出了贡献。
黄崇基是马来西亚华侨领袖之一。他事业有成,资本雄厚。当选吉隆坡福建会馆理事,成为华侨领袖之一。他发展后,为服务社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抗日战争胜利后,支持马来西亚尊孔中学的恢复是一大贡献。1958年在家乡清远创办文明中学,教学楼、宿舍楼(崇基楼)及每年费用7万多元。
黄仲基和妻子林现年74岁,育有6子2女。后人对这位杰出的美籍华人一生非凡的社会实践给予了高度赞扬,因为他是富人中杰出的精神品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