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64字,读完约4分钟
【/h/】6日,网络杂志《太平洋标准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不要跟她说我在屏幕上没见过的华裔美国人的经历》的文章。作者张淑玲是第二代中国移民,用这部新上映的电影来表达他复杂的乡愁。
全文摘录如下:
【/h/】在美国,每次有朋友跟我说圣诞节要去看奶奶或者和叔叔一起吃饭,我都觉得很难过。我出生在美国,父母是移民美国的中国人。作为一个二代移民,我经历了太多文化带来的喜怒哀乐,通常他们会走到一起。
我从心底里知道,我爱吃父母做的中国菜,喜欢听父母说中文,喜欢他们教给我的文化。这种感觉让我很开心,但我人生中最大的痛苦之一是,我的大部分家人都生活在大洋彼岸。时间、金钱、语言所筑起的屏障,让我们彼此难以触碰。
在电影《永别了》上映前几个月,我知道这对我很重要。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故事,主人公比利是一个美籍华人,她的祖母被诊断为晚期肺癌。根据中国文化的习俗,比利的家人决定不告诉老人这个消息,并计划为比利的表弟举行婚礼,作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家人在中国看望老人的借口。
电影里,billi的中文很烂,发音很难懂。但是我的中文并不比billi好,我的中文顶多是小学生的水平。有机会回国的时候,每当有人问我问题的时候,我总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因为脑子里都在想怎么造句。比利的语言斗争只是中国移民熟悉的经历之一。
电影里的很多场景似乎都准确的描述了我自己的经历。我相信和我讨论过这些情节的中国同胞也有同感。
例如,比利的祖母看到孙女的第一件事就是问她为什么没有减肥。后来她家一起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在比较在美国和中国生活的优势,甚至讨论比利和她父母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的时候气氛都很紧张。
比利总是担心在探亲期间花更多的时间和祖母独处,而老人不知道他患了癌症,这加剧了这一点,因为她一直在为未来做规划,曾经说过,当比利结婚时,她会为比利组织一个比她表哥更大的婚礼。Billi单身,没有结婚计划,听完也没说什么。
在电影结尾的一个长镜头中,比利正坐在一辆开往机场的出租车上,机场正逐渐远离奶奶的公寓。她在车里默默的哭,沉默的妈妈也哭了。他们不知道是否会再见到老人。
这么简单的一幕刺痛了作为一个华裔美国人的我。几年前,我爷爷中风了。我和妈妈感觉医院坐飞机去看望他,被告知不要在老人面前哭。我爷爷当时神志不清,走的时候亲戚不允许我和爷爷告别,只好用大拇指捏捏食指忍住不哭,说明天见。
我一离开医院就大哭起来。我在想,我还会再见他吗?答案是否定的,尽管我爷爷几年后去世了。
【/h/】这种分离和失落的感觉,对于移民来说,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但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回国后离开祖国的感觉,却是探亲过程中翻滚的复杂情感中的又一个巨浪。
每当我回家,我的家人总是聚在一起庆祝。很多亲戚从外地过来,聚集在爷爷奶奶家。虽然我无法和他们顺利沟通,但是他们的爱是那么自然,仿佛是我身体的一部分。努力去迎合一切,语言带来的不安全感,家人的爱与款待,上次见到瘦瘦的表哥时胖胖的大腿,酒店里陌生而难闻的气味,叔叔阿姨们的拥抱让我在地心紧张狂跳,时差,离开老人时的心痛,这一切都发生在一周之内,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
这样的旅程,不仅令人沮丧,还夹杂着美好。走亲访友是我一生中最强烈的情感体验。
这部电影最感人的部分是第一个片段:比利在纽约的公寓里和她的祖母通电话。当他正要挂断电话时,比利说:"我爱你,奶奶。"那一刻你以为演员走神了,突然说英语了。她的祖母回答说,我爱你,我爱你。因为中文没有英文对应v的发音,老人只好把爱这个词分开。
那一刻,那个声音仿佛是我自己的外婆在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