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51字,读完约7分钟
在外交部工作40多年后,马振刚把他所有的青春和辛勤工作都献给了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从随员到美国大学校长,再到驻英国大使,马振刚见证了中国一步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前中国驻英国大使马振刚向《人民日报》讲述了他几十年的外交故事。
进入使馆做礼宾工作为外交业务打基础
马震曾担任曾涛大使和巴基斯坦大使的翻译(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1960年,高中毕业的马振刚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准备去苏联留学。本来以为会去苏联留学的马振刚,因为国家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安排调整,被重新分配到英语系。在这种情况下,他表示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毕业后,马振刚被分配到外交部工作。
为了应对中国外交的巨大发展前景,国家决定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翻译人才。刚刚进入外交部的马振刚获得了去英国留学的机会。马振刚从英国学习中受益匪浅。出国留学不仅提高了我的语言水平,也帮助我了解了英国的方方面面。这对我以后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好处。
回国后,马振刚被派往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马振刚刚进大使馆时,除了做翻译,还负责礼宾工作,为整个博物馆安排对外交通和宴会。回顾当年他还是一名外交人员时,马振刚仍然记得他的粗心造成的小错误。
有一次,马振刚把法国邀请的日期18错当成了时间,白白放过了当时的曾涛大使。大使批评了我几句,让我哭了。想起当时的青春,马振刚笑着说,看到我哭,曾大使也轮流安慰我。做礼宾工作帮助马振刚奠定了外交业务的基础,并给他全方位的培训。门房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责任很重,没有马虎的余地。马振刚说办公室工作需要和整个大厅的每个人打交道,这让我深有体会。人加柴火焰高的道理,对我以后的工作生涯有很大帮助。
在美国国务院接受测试,以应对克林顿政府
在马振刚的外交生涯中,他在美国度过了20多年。从专攻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到在温哥华总领馆工作,再到接手美国,马振刚每走一步,都尝到了酸甜苦辣。
在美国工作的日子里,马振刚经常面临困难的问题。当时美苏争霸激烈,国际形势复杂,中美关系敏感,使马振刚面临严峻考验。他接手后的第一个挑战是如何应对美国大选后的变化。
1992年,美国举行大选,中美关系的前景与布什和克林顿的当选有关。马振刚和他的同事密切关注着选举的变化,并仔细分析了形势的发展。我们的现实分析表明,布什连任的前景是不可预测的。马振刚说,我们为选举结果准备了两份手稿,重点是希拉里当选的那份。选举结果一出来,我们就立即发布,广受欢迎。
希拉里上台后,马振刚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美国国会坚持对华最惠国待遇与所谓人权问题之间的联系。1993年,克林顿通过行政命令将最惠国待遇扩大到中国,但在1994年提议附加七项人权条件。美国国会部分议员借机寻衅滋事,要求中国在人权问题上做出让步,延续最惠国待遇,舆论也大加渲染。马振刚觉得形势严峻,于是加紧努力去美国工作。在希拉里宣布这一决定的前夕,马振刚和他的同事们提前写了相关的报告文件。还有看那晚守夜的直播,免得改。直到凌晨4点,克林顿才宣布她决定延长该法案,但没有将人权问题联系起来。一场剧烈的斗争终于告一段落,马振刚暂时放下了心中的大石头。在美国工作一直很辛苦。然而,马振刚说,每当他通过努力获得一些成功时,他都会感到特别快乐,这可以被看作是& lsquo苦中有甜。
派英国见证香港回归
【/h/】英国大使馆带队集体表演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图片由回答者提供)
香港回归初期,马振刚奉命出任驻英大使。当时英国政党面临交替,香港即将回归中国。在这种情况下,马振刚的重要任务是确保两地的平稳过渡,进一步改善和发展双边关系。
1997年7月1日,英国结束了对香港的殖民统治,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马振刚永远不会忘记那个让他热泪盈眶的时刻。
香港回归交接仪式当天,马振刚前往英国外交部参加纪念香港回归的招待会。英国时间4点,香港交接仪式的直播开始在大厅的屏幕上进行。中国和英国截然不同的反应给马振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英国国旗降下,中国国旗冉冉升起时,大厅一片寂静。马振刚回忆说,英国人很沉默,而中国人很兴奋,但试图控制自己的感情。
活动结束后,马振刚赶回大使馆参加庆祝香港回归的招待会。与英国外交部不同,大使馆的气氛庄严而喜庆。大使馆的入口处挂着& lsquo香港回归了四个金字的红色宫灯,到处都是红旗和鲜花。当时,大使馆的热闹场面出现在马振刚面前,大厅里挤满了华侨和其他同胞。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兴奋。马振刚演讲后,每个人都来到舞台上,用唱歌和跳舞来表达他们的喜悦和兴奋。招待会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人们都舍不得离开。马振刚回忆说,历经130多年的沧桑之后。东方之珠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每一个中国人都以民族复兴、民族崛起为荣。
提到中英两国截然不同的态度,马振刚想起了一个能够表达英国人民对香港回归中国的感受的小故事。当时,马振刚参加了一个英国高级宴会,坐在他旁边的一位女士和他谈论香港回归。这位女士问是否会去香港参加交接仪式,马大使说他会在大使馆观看直播。我问她是否会看直播,她说不会。马振刚问为什么,这位女士说她感到不舒服。她说英国人知道香港是中国,就像一座漂亮的房子。我们在里面住了很久,现在要还给主人,很舍不得。我觉得这代表了很多英国人的感受。马振刚说。
和英国朋友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
转眼间,新中国即将迎来70岁生日。对马振刚来说,199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激动心情和昨天一样强烈。
半个世纪只有一次的国庆50周年快乐庆祝会,马振刚和他的使馆同事选择了多次举办英国盛宴的伦敦市政厅举办国庆招待会,精心设计了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节目。英国人参与这次接待的标准很高,各行各业的人和外国使节在英国也很活跃。副总理普雷斯科特和其他五名内阁部长以及许多政府官员出席了招待会。马振刚说,很少参加其他国家国庆招待会的两位美国驻英国大使来了,此前表示不能出席的两位大使也临时来了。普雷斯科特副总理在讲话中赞扬了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整个宴会洋溢着丰富欢快的气氛。
招待会受到了客人们的称赞。这对美国驻英国大使告诉我,这是他们参加过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活动。许多大使还问我,我能做些什么来得到这么多英国高级官员。马振刚回忆说,我在心里说过,今天是中国的第50个国庆节,中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随后,马振刚和他的同事为中国和海外华人举行了国庆招待会,来自英国各地的中国儿童聚集在一起庆祝祖国的生日。同胞们聚在一起,祝愿中国繁荣富强。这种燃烧的情感让我们都为祖国的美好未来感到无比自豪。
生命没有尽头
【/h/】在中欧关系研讨会上回答记者提问(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经过一个艰难而复杂的发展过程,中国外交克服了困难,现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马振刚对此感到非常自豪。我们的外交前辈们不畏艰难,奋勇作战,收复了外交沙漠,最终开创了国家外交的新局面。马振刚感慨地说,我亲身经历了与国家隔绝的痛苦,也体会到了国家崛起后为外交打开广阔天地的喜悦。在实践中,我深深感受到,国力是外交的根本基础。
从事外交工作40多年,马振刚一直教导他的第一任导师曾涛大使,外交官腿要勤,嘴要勤。曾涛大使为我树立了一个榜样。在我的外交工作中,我一直将他的教学努力付诸实践。
离开外交前线后,马振刚继续释放自己的余热。他加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担任所长,带领专攻国际事务的专家学者做研究工作。从国家研究院退休后,马振刚仍然努力使他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他加入外交笔会,担任主席,有时向当地或政府学校解释国际形势和外交政策;偶尔接受媒体采访,受邀写文章;马振刚也将参与外汇工作。停止奋斗,你就停止生活。他说,我记得我是党培养的外交斗士。为了永远在外交战线上战斗,我仍然需要热情和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