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43字,读完约3分钟
传播:疫情下巴西华侨华人的坚韧与创新
新华社圣保罗9月21日讯:疫情下巴西华侨华人的坚韧与创新
新华社记者龚若翰
巴西最大的城市圣保罗,是疫情最严重、华侨最多的城市。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及其带来的挑战,当地华侨在抗击疫情的同时,要么坚持中文教育,要么创新发展新业务。
这半年来,巴西圣保罗的德信双语学校一直很安静,教室里听不到书的声音,操场上也看不到追它的孩子。今年3月当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每天来上课的学生越来越少。校长魏万谷随后宣布,从3月17日起停课。
这所华侨教育示范学校覆盖了从幼儿园到初中的各个年龄段,有70多名教职员工和600多名来自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学生,主要是华裔。虽然疫情导致学校按了暂停键,但学校还是迅速推出了网络教学。
魏万谷告诉记者,学校在停课前就开始了网上课程系统的遴选、测试、课程制作和师资培训。不到一周,网络课程全面上线,包括他自己在内的近30位老师教授中文、数学、葡萄牙语和英语课程。
【/h/】通过老师、学生、家长的不断努力,网络课程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很多持观望态度的家长纷纷加入,也帮忙推荐新生。现在,网上学生遍布巴西。魏万谷说。
【/h/】除了教学上的挑战,由于网络课程收费低廉,学校还面临着入不敷出的困境。但是魏万家并没有放弃。他说他热爱教育,看着孩子长大很有成就感。他也希望在巴西传承中国文化,不要让海外华人忘记自己的根。
疫情也改变了当地中餐馆的面貌。卢月君,江苏扬州人,在圣保罗繁华的保利斯塔街附近经营着一家淮扬菜餐厅。最近几个月,根据当地政府的规定,餐馆增加了温度计和酒精凝胶等手部消毒剂,并要求员工戴口罩以扩大餐桌之间的距离。最大的变化就是客户比疫情前少了。
卢月君告诉记者,目前餐厅的主营业务是中餐外卖和冷冻食品配送。受疫情影响,没有聚餐,没有宴会,没有火锅,收入比过去下降了很多。
【/h/】尽管困难重重,他还是选择了坚守这家经营了20年的餐厅。疫情期间,为了满足圣保罗州的中资企业和华侨对中餐的需求,也为了尽量减少餐厅的损失,卢月君想到了家乡的扬州小笼包,于是带领厨师制作冷冻小笼包,借助微信等手机应用进行推广。这项创新很快取得了成功,餐馆不断收到来自巴基斯坦企业的大量订单。
【/h/】随着中秋节临近,卢月君发现疫情影响了月饼的进口,在圣保罗很少有江浙人爱吃的苏式月饼,于是开始制作和推出各种苏式月饼礼盒,受到海外华人的广泛欢迎。
【/h/】9月初,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侨务办公室、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向巴西华侨捐赠的医用口罩运抵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最近,巴西华人协会在圣保罗组织了3000多名华侨和巴西人收集这些材料,并向其他城市的华侨邮寄口罩。华侨表示,祖国是他们的坚强后盾,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疫情一定会被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