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52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兄弟筹集了1000多套防护服来帮助中国

【/h/】2月7日,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山大学中山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防癌中心派出278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连同医疗队,还有一批特殊的医疗物资,包括来自马来西亚的1100件防护服。之所以能漂洋过海帮助中国,是因为他们离不开一对马来西亚华人兄弟,即中山大学的医学生黄兆伟和黄兆伦。

正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通讯员刘、陈诗诗

兄弟俩在马来西亚收集了1100套防护服

【/h/】哥哥黄兆伟是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2019级研究生。毕业后,他在广州工作。哥哥黄兆伦是中山大学中山纪念医院整形外科专业的研究生。兄弟俩都在中国学习生活多年。

除夕那天,他们从中国回到马来西亚过年。当新冠肺炎肺炎的消息传来时,马来西亚当地的口罩很快就卖光了。面对这种情况,黄兆伟和黄兆伦兄弟想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经过讨论,他们决定针对人们不需要但在一线极其稀缺的防护服。

【/h/】整个过年期间,他们一家人在当地跑来跑去,去了十几家工厂和药店找材料。最后只找到了46件防护服。黄兆伟回忆:46件防护服可能一天就消耗完了,当时心情比较低落,甚至想过放弃。然而,受他们筹集材料运动的启发,亲戚朋友们纷纷伸出援手,更多的人联合起来联系工厂和商店。

上帝帮助那些帮助他的人。1月30日,在熟人的帮助下,他们找到了马来西亚其他州的最后一批防护服,第一时间全部买下,连夜赶回马来西亚槟城。后来两兄弟在朋友圈发了募捐信息,各自带头认捐了100套防护服。消息一发出,很多热心的人都响应了。CUHK校友和医院教授纷纷捐款,澳门大学和广州致新中学的学生踊跃报名,捐赠了1100套防护服。

换三次票

个人运输防护服到中国

【/h/】如果说筹集物资是第一个难点,那么第二个问题很快就要面对了:如何运输?

弟弟黄兆伦说:我从马来西亚回国的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难。日子一天天过去,一线医护人员承担了额外的风险,我们必须争分夺秒。

在CUHK校友的支持下,他们完成了一系列复杂的进出口手续,兄弟俩前后换了三次机票,就是为了个人运送防护服到中国。

【/h/】2月2日,物资由民航客机托运,漂洋过海抵达广州,捐赠给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中山大学中山纪念医院,两兄弟在研究生期间就读的医院。2月7日防护服随医疗队赶赴湖北,将在当地紧缺医院发挥巨大作用!

哥哥黄兆伟说:感谢中山大学和附属医院对我们的培养,让我们明白了做医生的责任。作为海外华人和CUHK的学生,我们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黄兆伟说,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有无数的人默默付出。可能他们没有出现在镜头前,艰辛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完成的。他认为,广东派出的医护人员到目前为止诊治了很多患者,非常了不起。请多点耐心,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

我弟弟黄兆伦说:我的导师张锦明教授平日里教我们。& lsquo要做实事,不要觉得小便的时候不做事,所以才有今天这个& lsquo小事。他说,每个人都想为一线尽自己所能,在此期间为医院和一线医疗做出贡献是他们的荣幸。捐款不是作秀,我们只是赞助商。请关注所有医务人员和其他有爱心的捐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