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85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新闻社,吉隆坡,11月19日:马来西亚百年校史博物馆希望中国教育精神能代代相传
中国新闻社记者陈悦
【/h/】设立学校历史博物馆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历史,以及几代马来西亚华人对华文教育的奉献。走在本月初刚刚竣工的昆城一小学历史博物馆里,昆城一小学校长陈大真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希望学校历史博物馆能在昆城一代代学生中传播中国教育精神。
图为努力打造校史馆的该校董事长陈达真在校史馆内与其先生、该校前董事长、马来西亚华教名人杨忠智的雕像合影。中新社记者 陈悦 摄
昆城一小学,有111年的历史,原名昆城女校,是马来西亚第二所华人小学,也是华人女子小学。学校从初创开始,就是走《易经》中的主干道变成男的,坤道变成女的。学而优则仕,昆作事,校名昆成。
校史馆内展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华人学生上学用的书包。陈悦 摄
陈大真说,从学校的名字可以看出,从学校一开始,坤就非常重视中国文化的传承。走进学校历史博物馆,白墙上的礼义廉耻校训格外醒目。
在学校历史博物馆的展品中,你还可以看到程昆创办《新小学》时使用的教科书,该书教导学生忠诚、孝顺和正直。昆城一小学校长张训真告诉记者,今天,昆城仍然重视学生中的弟子规则和好男孩计划教育,在课外活动中举办书法、舞狮等培训班。
学校从初创起使用的课本就注重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陈悦 摄
【/h/】现在,昆城已经从当初的20名学生发展到昆城四校,包括昆城中文独立中学、昆城一小学、昆城二小学、昆城幼儿园,共计8000多名学生。而且,他还连续多年在马来西亚中小学毕业考试中获得金牌。
陈大真说,程昆一路走来,就像程昆校歌的歌声一样,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对中国教育的奉献。
校史馆内礼义廉耻的校训引人瞩目。陈悦 摄
【/h/】在学校历史博物馆,重建了第一任校长钟卓静家的模型。创办学校时,他没有校舍,而是在钟校长家的二楼教学生。
学校历史博物馆里,并排摆放着王廷杰先生、杨中之先生和陈文斌先生的半身像。从70年代到90年代末,三位先生携手捐钱,使昆成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h/】其中,王廷杰、杨中之担任昆承派主席30余年。王廷杰专门为肖坤存了巨款,并定期有兴趣地支持学校的发展。杨中之创办了中国学会,主持了昆城的几次大规模扩建。陈文斌全力协助两位董事长,留下了在校庆晚会上演唱《买糖歌》为程昆筹款的精彩故事。
图为校史馆内在醒目位置标出学校礼义廉耻的校训。中新社记者 陈悦 摄
【/h/】当年的马来西亚华人,即使穿着有洞的衣服,也要攒钱,把每一分钱捐给华人教育。陈大真说,这是学校历史博物馆最想展示的语文教育精神!
【/h/】带领团队在学校历史博物馆打造陈大真和他的团队,也是这种中国教育精神的体现。
陈达真的是杨中智的老婆。从坤城毕业后,她留在坤城教书,从老师到董事、董事长,为坤城服务了70多年。现在,他带领团队充分利用华人社区的捐款,全力以赴建设学校历史博物馆。
【/h/】毕业于坤成、陈大真学生的黄博士,不仅为学校历史博物馆捐赠了大量文物,还与家长协会会员戴书兰、校友会主任赵善琼共同承担了学校历史博物馆的文字编纂和平面设计工作。在硬件设计和装修上,几个总监亲自监督一切。张主席是协调整个筹备工作的中心人物。陈大真说,组织学校历史博物馆的工作是由外人来做的,它继承了在这片土地上一手一脚创立中国教育的华人社区先贤的精神。
首任校长钟卓京先生的后代与校史馆建设团队的黄玉莹博士(右二)在钟校长像前合影。戴舒兰 摄
【/h/】今天的昆城一校区始建于1964年,位于吉隆坡市中心,四周绿树成荫,风景优美。经过50多年的风雨,当年的许多幼苗在校园里长成参天大树,郁郁葱葱,绿意盎然,为校园增添了一道风景。
陈大真说,在中国教育和中国社会贤人的鼓励下,我相信程昆未来会继续成长,这种精神一定会在这个校园里继续代代相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