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39字,读完约7分钟
80后陶瓷研究专家刘金忠(右一)非常热爱佛山的武术和舞狮文化。图为刘金忠参观祠堂黄飞鸿博物馆。南方日报记者戴家鑫照片
跨越时间的文化寻根之旅空
石湾人去南洋参与越南很多华人俱乐部的建设,他们的后代第一次来佛山
【/h/】10月15日上午,佛山祠堂博物馆早早迎来了几位客人。他们有时会举着相机在佛山唐贞观牌匾旁拍照两年,有时会用略带越南口音的粤语交流,然后在瓦吉面前驻足良久。他们是越南胡志明市的华裔。
他们的祖先大约在100年前带着佛山石湾制陶技术,航行到南阳,实现了19世纪这些技术移民在国外的工业输出。时隔100多年,佛山人在访问越南时发现并证实,正是这些佛山祖先参与了越南当地华人社团的许多瓦脊建筑的建造。他们将佛山石湾优秀的制陶技艺和中国文化,以瓦脊的形式固定在当地中国会馆的高楼顶,成为佛山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南阳商业网建设的代表标志。
100多年后,这些技术移民的后代第一次踏上了家乡的土地。这里,陶瓷,粤语,舞狮,功夫等。都是他们觉得很亲切的岭南文化元素。以这些元素为代表的佛山,在与越南等一带一路沿岸国家共享的文化生态领域,一种在国际华人社区可以通用的世界语言,在这次寻根之旅中再次得到印证。
南方日报记者冯岩
第一批石湾技术移民来参观祠堂,探索龙窑,寻找家乡
【/h/】10月14日晚,下飞机后,三位越南客人来到佛山狮头大师李万珍的工作室。越南陶瓷研究者刘金忠和李万珍深入探讨了刘冠狮子头的细节。最后他花4000多元买了一个可爱的小狮子头。
【/h/】在佛山之行中,80后陶瓷研究专家刘金忠有点激动。用他的话说,我小时候很喜欢功夫和狮子头。三十多年后,在功夫城和南狮镇第一次看到了原版的狮头和精彩的舞狮。
刘金忠在越南胡志明市第五县长大。这是中国人聚集的地方。用他的话说,他和他的朋友们将观看舞龙舞狮和元宵节& hellip& hellip这些熟悉的中国元素,随着广府人的脚步,走向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越南作为两百年前佛山人从珠江口出海的第一站,很好地保存了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h/】在中国人聚集的地区,刘金忠的祖先在越南胡志明市工作,修订《西贡年鉴》。受浓厚的家庭氛围影响,刘金忠向往中国文化,尤其是本土岭南文化。闲暇之余,他拍摄了大量越南石湾窑式的图片,走访了窑口的相关华人后裔和陶瓷从业者,并向佛山石湾的研究团队无偿捐赠了大量自己拍摄的图片和研究资料。
【/h/】佛山(禅城)陶瓷艺术设计周前夕,应佛山邀请,他带着两位上了年纪的客人,封建锋和他的妻子,越南冯元昌窑的传人,来到佛山来到石湾。
2018年的一天,佛山人刘梦涵一行参观了越南的冯元昌窑。窑子主人封建锋在他祖先的故里南海县五斗寺丰宁社写得清清楚楚。冯祖籍佛山石湾,在越南宝源窑工作。后来他们在越南创办了兴隆窑,生产石湾式陶瓷。父亲冯家明出生于越南,继承制陶业,将窑口改名为冯元昌窑。对封建锋来说,越南当地的遗产是第三代。
【/h/】冯祖辈参与工作的宝源窑窑号,永久镌刻在胡志明市穗城会馆,是越南众多中国会馆中规模最大、装饰精美的会馆。推测这个会馆的建造时间是1760年。1993年,该会馆被越南文化信息部授予历史文化古迹认可证书。两次吸引刘梦涵等人来越的,是这些宏伟会馆上的石湾密码,以及背后佛山祖辈勇敢地闯南洋的故事。
当我来到禅城时,越南客人参观了祠堂、南丰古灶、丰宁寺和陈嘉寺,并将参加两个研讨会。10月15日去祠堂的时候,他们很谦虚,很克制。听了导游的介绍,看了舞狮表演,他们提议再去一遍祠堂,一个个看,多花点时间欣赏祠堂的砖雕、木雕、石雕、陶塑、灰塑。
【/h/】这个瓦脊和越南隋成会馆的一个瓦脊挺像的。在祠堂正殿一侧,刘金忠感慨万千。越南胡志明市穗成会馆瓦脊的基因是在祠堂博物馆里发现的,祠堂是光绪二十五年的玉器。蓝色和绿色的主色调、《众神演义》的故事主题、栩栩如生的瓦吉人物、瓦吉反映的社会特征和粤剧场景,唤起了来自越南石湾的中国人在寻根之旅中最敏感的情结。
粤语、陶瓷、舞狮和粤剧是世界上流行的佛山语言
【/h/】回顾历史,早在清朝中叶,珠三角地区就经历了寺庙豪华装修的热潮,带有岭南风情和历史文化典故的瓦岭艺术陶艺装饰成为当时备受推崇的东西。它们装饰在学术宫、寺庙、祠堂、会馆等大型公共建筑的屋檐上,以显示建筑的宏伟,反映建筑者的经济实力。
阿清文学家范端昂写道:“南海石湾善制陶器,其陶器有黑、白、绿、黄、红、绿等,技艺高超,用途广泛。珠三角地区公共建筑的脊热已经蔓延到越南的华侨。
早在16、17世纪,广东人就开始在南洋谋生或经商,后来定居各地成为华侨。特别是广府人开发了山地、平原、河流、盐场、矿山、陶瓷、造船等。并把越南的湄公河三角洲开发成鱼米之乡,成为东南亚的粮仓和重要的粮食出口地。此后,越南和广东建立了互补的贸易关系。这期间,大量佛山石湾陶瓷技术工人先后赴越南等南洋各国,以制陶等技术资本谋生,勇敢地冒险进入南洋。一百年后,石湾人和华侨后裔相互寻找,通过越南当地会馆建筑的瓦脊和祠堂的瓦脊,开启了佛山人和佛山陶器参与一带一路大市场建设的故事。
除了瓦吉上中国人所熟悉的民间故事如“神之演义”和“穆桂英掌管六国大印”之外,这种跨越时间空的对话和情感联系也体现在许多元素中。
【/h/】祠堂黄飞鸿纪念馆前,雄浑的“上海滩”音乐和“男人自立”的鼓点响起,佛山黄飞鸿舞狮团擅长表演长棍、大刀等兵器的年轻人纷纷登场& hellip& hellip这些音乐节奏是越南客人所熟悉的。
《男人自强》、《狮子王争霸》、《上海滩》,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影视剧,对东南亚影响很大。其中,黄飞鸿是佛山人,佛山无影脚,佛山舞狮,佛山功夫都很抢手。刘金忠告诉记者。当他在舞狮现场忙着拍摄和录制时,他甚至注意到佛山祠堂博物馆里陈列着一面舞狮队的旗帜。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舞狮团开始使用电脑刻字而不是传统字体。我拍了博物馆里最原始的一面旗子,拿回去研究分析。
寻根在南狮发源地佛山,功夫之都佛山,看着黄飞鸿舞狮队的表演,摸着狮子头,这种原始的感觉打动了越南寻根客。
【/h/】其实因为佛山武术人才有一部分去越南教中国拳术,起源于中国的咏春拳在越南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力。20世纪30年代,咏春拳十大宗师之一阮纪云赴越南传授中国武术,被当地华人团体南番顺会聘请,传授中国矿工拳法,以抵御当地不法之徒。阮纪云在河内呆了四年,他给一群警察教拳击。后来在越南北部教武术,1954年4月死于西贡。后人也称他为越南咏春拳派的始祖。
【/h/】粤剧方面,30年代后期,从广州去越南的人更多,著名粤剧艺术家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罗品超都去越南的银行演出。在越南客人的记忆中,粤剧在1976年以前非常流行。回到南方红豆发源地佛山,越南客人别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