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47字,读完约4分钟
钱逊数据地图(来源:新京报)
【/h/】8月22日,中国大陆媒体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新闻办获悉,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钱逊教授于2019年8月22日凌晨逝世,享年85岁。同一天,钱逊的儿子钱忠发布了讣告。
据清华大学新闻网报道,钱逊1933年生于北平(今北京),籍贯江苏无锡。1953年,钱逊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曾任清华大学文化历史教研室主任、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此后,他在许多学术机构工作,担任过中国孔子学院副院长、国际儒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主席、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主席、中国孔子基金会主任。
国学大师钱穆之子
根据《新京报》和《上海日报》的报道,钱逊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身份,那就是国学大师钱穆的儿子。
钱逊是家里的第三个。虽然他从小受家风影响,对儒家经典比较熟悉,但根据钱逊生前的采访,他对父亲钱穆的早期印象非常淡薄。致力于学术研究的钱穆,很少照顾家人,也很少过问孩子的事情。抗日战争爆发时,钱穆随学校南移,钱逊随母亲和哥哥留在北平,后留在苏州,与父亲南北分离。直到抗日战争胜利,父亲回国担任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钱逊一家才得以团聚。
【/h/】平日的隔阂,让父子俩渐渐分开。在接触了马列主义和参加了学生运动之后,年轻的钱逊渐渐地离开了他的父亲。1949年,钱穆只身南下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后迁居台湾。钱逊从苏州中学毕业后考上了清华。父子分离,直到31年后,钱逊才与85岁的父亲钱穆短暂重逢。
时代塑造了父子截然不同的命运。钱穆在海外开办学院传播国学;钱逊在讲台上教授马克思列宁主义。直到改革开放,传统文化才被重新认识。1982年,清华大学成立了文史教学研究组,钱逊被调任中国思想史研究。直到现在,年仅五百岁的钱逊才开始明白父亲为传播国学所付出的心血。
清华在退休后推动中国研究
1999年钱逊从清华大学退休后,他像父亲一样勤奋地推动中国研究,最勤奋的工作是《论语》。在钱逊看来,《论语》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它不仅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塑造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情感。
钱逊的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先秦儒家思想、中国古代人生哲学,著作有《论语集解》、《先秦儒家思想》、《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读论语》、《读孟子》等。
清华大学文科高级教授、清华大学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所所长彭林和钱逊是同事、老乡,经常私下接触。听到钱逊去世的消息后,他突然被最近的一次会议所取代。
【/h/】何()反复提到《论语》中有很多好的思想。彭林回忆说,虽然他多次谈到《论语》,但钱逊每次都会发自内心地说,他反复思考如何让每个人都能理解每一章。
在彭林看来,钱逊仍然是一个非常低调和谨慎的人。父亲虽然是国学大师钱穆,但从不说教,也不把父亲的光环加在自己身上。
钱逊:世界是和
2008年,当钱逊受邀成为知名人士的客座讲堂时,他指出了构建和谐文化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首先要有一个和谐的概念,这是出发点。和谐不是愿望,不只是我们不想打架的意思;不仅仅是理想,而是中国人对世界的根本认识,这是我们做任何事情的出发点。和谐之所以珍贵,不是因为我们的理想是这样,而是因为世界是和谐的。
第二,需要体制和规范保障。而且,简单来说,就是得到他们想要的,即整体的各个部分都要各就各位,各尽其责,遵守其应遵守的规范,享受其应享有的权利,统一责权利,这些都需要制度规定,规范约束。依法治国是治国的根本方略。完善法制也是构建和谐的基本点。
第三,解决复杂问题需要大智慧。构建和谐文化既需要高智慧,也需要渊博的知识。在香港问题上,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来解决问题。其实质是和而不同的思想,但要贯彻和而不同的思想,不提出一国两制的解决办法,就不能解决香港问题。所以,要有想法,也要有解决复杂问题的高智慧。